體外除顫監護儀常見故障的快速識別與應對方法分享
點擊次數:13 更新時間:2025-11-24
體外除顫監護儀在緊急使用中若出現無法分析心律、電擊失敗、屏幕無顯示、電極片報警或電池耗盡等問題,可能延誤黃金搶救時間。掌握
體外除顫監護儀常見故障的快速識別與應對方法,對保障設備可靠性和搶救成功率至關重要。

問題一:開機無反應或屏幕黑屏
原因:電池電量耗盡、電源開關故障或內部電路保護觸發。
對策:
立即連接交流電源適配器嘗試開機;
若為可拆卸電池,更換備用電池;
長按電源鍵10秒強制重啟,部分機型因過熱或靜電會自動鎖死;
檢查設備是否處于“運輸模式”(部分AED需解除鎖定)。
問題二:無法分析心律或反復提示“檢查電極片”
原因:電極片未貼牢、皮膚阻抗過高、電極片過期或導聯線接觸不良。
對策:
確保電極片緊密貼合胸部干燥皮膚(剃除濃密胸毛,擦干汗液);
更換新電極片(有效期通常2年,開封后易失效);
檢查電極片插頭是否插入主機接口;
避免患者躺在金屬床或水中,防止信號干擾。
問題三:充電完成但無法放電(電擊按鈕無效)
原因:設備判定為不可電擊心律、安全聯鎖未解除或放電電路故障。
對策:
確認當前心律確為VF/VT(AED僅對可電擊心律授權放電);
在手動模式下,確保已按下“充電”鍵且能量指示燈亮起;
檢查電極板手柄上的放電按鈕是否卡滯;
切勿強行短接放電!應立即啟用備用設備。
問題四:頻繁誤報“低電量”或續航驟降
原因:電池老化、低溫環境或自放電異常。
對策:
定期執行電池自檢(多數設備每月自動檢測);
避免在0℃以下環境長期存放,低溫會暫時降低鋰電性能;
若滿電狀態下僅支持幾次除顫,需更換原廠電池;
建議每2–3年更換一次電池,即使未達循環次數。